差评后的隰县为小城文旅打了样
2023年“五一”期间,山西隰县因为文旅局长在短视频平台发布的一则推介短片“火”了,这“火”得有些尴尬——视频中的文旅局长用“丑书”书写“隰县”,用“穷乡僻壤”形容当地,还称“来隰县就是来看破烂的”,一时间,隰县文旅局长的“反向营销”引发网友热议,有人点赞,也有人质疑。
距离五一假期已过去近一个月,隰县文旅局长郝燕强也接受了多家媒体的采访,回应了当时的情况,他表示,当时是为了宣传隰县古城,才采用了这种“反向营销”的方式,而事实证明,这种“反向营销”确实为隰县带来了一定的流量和关注度,据统计,五一期间,隰县古城接待游客超过1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近300万元。
“差评”后的隰县究竟为小城文旅打了怎样的样板?这种“反向营销”的方式又能否为其他小城文旅提供借鉴呢?
一、小城文旅的困境与突破
近年来,随着旅游市场的不断升温,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注重文旅产业的发展,对于许多小城来说,文旅产业却面临着诸多困境,小城旅游资源相对匮乏,缺乏具有吸引力的景点和特色;小城知名度较低,难以吸引游客的关注和到访。
在这样的背景下,隰县文旅局长的“反向营销”无疑为小城文旅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通过“丑书”、“穷乡僻壤”等词汇的刻意贬低,反而引起了网友的关注和好奇,这种“反向营销”的方式打破了传统宣传模式的束缚,让隰县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城一夜之间成为了热门话题。
这种“反向营销”的方式并非隰县首创,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尝试通过自嘲、自黑等方式来吸引游客的注意,有的城市会公开自己的“缺点”,如交通不便、景点不多等;有的城市则会通过搞笑、幽默的方式介绍自己,如用方言、俚语等,这些方式不仅让城市形象更加生动、有趣,也更容易引起游客的共鸣和好感。
二、“反向营销”背后的逻辑与风险
“反向营销”并非万能之策,其背后也存在着一定的逻辑与风险。“反向营销”需要建立在真实、客观的基础上,如果过度夸大或歪曲事实,反而会引发网友的反感和质疑,在隰县的宣传短片中,虽然使用了“丑书”、“穷乡僻壤”等词汇,但郝燕强也明确表示这些词汇只是艺术夸张和创意表达,并非真实情况,这样的表述方式既吸引了关注,又避免了误解和误导。
“反向营销”需要注重细节和品质,虽然“反向营销”的目的是为了吸引流量和关注,但如果没有良好的服务和体验作为支撑,最终还是会失去游客的信任和支持,在“反向营销”的同时,小城文旅还需要注重提升旅游品质和服务水平,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景区管理水平、优化旅游服务等都是必不可少的措施。
“反向营销”需要持续投入和运营,虽然“反向营销”可以短期内带来流量和关注度的提升,但如果没有持续的投入和运营作为支撑,最终还是会陷入沉寂和无人问津的境地,小城文旅需要在“反向营销”的基础上不断探索新的宣传方式和营销策略以保持持续的热度和关注度。
三、隰县文旅的启示与借鉴
从隰县文旅局长的“反向营销”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些启示和借鉴:
1、创新思维是关键:在竞争激烈的旅游市场中要想脱颖而出就必须具备创新思维和独特视角,通过打破传统宣传模式的束缚采用新颖、有趣、富有创意的方式吸引游客的关注和好奇是提升旅游知名度和吸引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2、真实客观是前提:在采用“反向营销”等创新方式时也需要注重真实性和客观性避免过度夸大或歪曲事实引发误解和误导,同时要注重细节和品质提升旅游品质和服务水平以赢得游客的信任和支持。
3、持续投入是保障:虽然“反向营销”等创新方式可以短期内带来流量和关注度的提升但如果没有持续的投入和运营作为支撑最终还是会陷入沉寂和无人问津的境地,因此持续投入和运营是保持持续热度和关注度的关键所在。
4、多元化发展是方向:对于小城文旅来说多元化发展是提升旅游品质和吸引力的关键所在之一,除了传统的景点观光外还可以结合当地文化、民俗等资源开展特色文化活动、节庆活动等丰富旅游产品体系满足游客的多元化需求。
5、社会责任是底线: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小城文旅也需要承担社会责任关注环境保护、文化传承等方面的问题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