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跑第一棒的为何是常州
在江苏这片经济繁荣的土地上,各个城市都在奋力奔跑,争夺经济发展的领先地位,近年来,常州这座位于江苏中部的城市,以其独特的魅力和强劲的发展势头,逐渐脱颖而出,成为江苏跑第一棒的重要力量,本文将深入探讨常州为何能够在江苏众多城市中脱颖而出,成为经济发展的佼佼者。
一、新能源产业的崛起
常州被誉为“新能源之都”,这一称号并非空穴来风,根据《2024胡润中国新能源产业集聚度城市榜》,常州的新能源产业集聚度仅次于上海、深圳,排名全国第三、江苏省第一,这一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常州在新能源产业方面的深耕细作。
常州的新能源产业主要集中在金坛区,金坛虽然过去知名度并不高,但如今却拥有两家动力电池独角兽企业——中创新航(原中航锂电)和蜂巢能源,以及百余家相关产业链企业,这些企业的存在,使得金坛成为长三角动力电池乃至整个新能源产业的一大高地。
中创新航和蜂巢能源的崛起,是常州新能源产业发展的缩影,中创新航在动力电池装机量方面已攀升至行业第三,仅次于宁德时代和比亚迪,而蜂巢能源则从长城汽车旗下的动力电池项目组起步,逐渐发展成为动力电池产业的又一主力,这些企业的成功,不仅为常州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效益,也为当地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
二、制造业基础的深厚
常州是中国最大的机械制造基地之一,尤其是汽车、电机、电子等领域,常州的制造业已经形成了完整产业链,从原材料采购到成品销售,各个环节都有强大的实力,这一制造业基础,为常州的新能源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常州拥有理想汽车常州智能制造基地等知名企业,这些企业不仅推动了常州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也为当地带来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经济效益,常州还积极引进高端人才和先进技术,推动了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升级。
三、创新驱动的发展模式
常州始终将创新驱动战略作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核心驱动力,通过实施“双创计划”,常州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提升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和竞争力,这种创新驱动的发展模式,使得常州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在科技创新方面,常州大学和多家企业合作开发了一系列智能化设备,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常州还积极引进和培育高新技术企业,推动了当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四、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交通优势
常州地处江苏中部,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这一优势为常州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无论是陆路还是水路交通,常州都具备得天独厚的条件,这使得常州能够更好地融入长三角经济圈,与周边城市实现优势互补、协同发展。
常州的体育设施和服务也十分完善,这使得常州在举办各类体育赛事方面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常州西太湖半程马拉松暨大运河马拉松系列赛(常州站)就备受瞩目,这一赛事不仅吸引了众多国内外跑者的参与,也为常州带来了更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五、历史文化的积淀
常州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人文景观,这些文化遗产和景观不仅为常州增添了独特的魅力,也为当地的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近年来,常州积极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打造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这些品牌不仅提升了常州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也为当地带来了更多的经济效益,常州还注重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使得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得以延续和发扬光大。
六、区划调整的助力
常州的崛起,离不开区划调整的助力,通过撤市设区等行政区划调整措施,常州得以拓展经济腹地、优化产业布局,这使得常州能够更好地发挥自身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
金坛区的撤市设区就为常州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金坛区的加入不仅使得常州的经济腹地得以拓展,也为当地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和经济效益,金坛区还积极引进和培育高新技术企业,推动了当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常州之所以能够在江苏众多城市中脱颖而出、成为经济发展的佼佼者,离不开其在新能源产业、制造业基础、创新驱动、地理位置和交通优势、历史文化积淀以及区划调整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和强劲实力,随着常州继续深化改革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相信这座城市将会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